第514章(1 / 2)
谢璟辞没有回答,从一边炉子上的茶壶上,取下个热着的小碗:多少喝一些?
许是热的时间长了,香味十分诱人。
陆晚音忍不住点头:那就喝一些。
可惜,确实是眼饥肚饱。
两三口下肚,就已经吃不下了。
谢璟辞也不勉强,三两口把剩下的灌进腹中,抽了帕子,替她擦擦嘴角:今晚夜色不错,可要去看看?
去当然要去。
早就睡饱了的陆晚音,精神气十足。
两人之间缺少的风花雪月,眼看着就要补齐了。
陆晚音忙着跟谢璟辞风花雪月。
自在城那边,她安排好的命令,一道道地发了出去。
大晟境内掀起一片流言。
皇帝派兵,讨伐蛮荒,却不给足够的饷银,竟让四十万大军一路收税做饷。
那可是四十万大军啊。
他们这些普通百姓,要掏出多少东西,才够喂饱四十万大军?
更别说去年寒潮凛冽,他们过冬的粮食本就不多。
新种的粮食,都还没到收获的时候。
百姓们自己都饿着肚子,哪有多余的粮食供应四十万大军。
乡野间,顿时骂声连连。
甚至不少人都开始搬家,往远离行军路线的地方搬。
更有甚者,大骂皇帝昏庸,不给普通百姓留条活路。
距离京城近的几个城池,这种大消息,早就知道了。
就算陆晚音不刻意派人传播,也会自己流传出去。
侯家现在正如日中天,不可得罪。
就在他们琢磨着,自己该交多少粮食出去的时候,四十万大军,居然只在城外休整了一夜。
第二日一早,便绕过城池,继续前进。
根本就没有派人进城要粮食的意思。
这一举动让所有观望中的人都迷茫了。
这是什么意思?
难不成他是看这里富贵人家多,没有那些普通百姓好欺负,不想惹麻烦,所以放过了他们?
各种猜测中,又过几日。
大军路过下一座城。
这一次可要偏僻多了。
可惜大军依旧只是在城外休整一夜。
没要一颗粮食,再次起程。
这次彻底引起了轩然大波。
众说纷纭。
明明侯元基可以拿着皇帝的旨意,理直气壮地去要粮食,他为什么不这么做?
他真要饿死那四十万大军不成?
众多猜测中,有一种是比较靠谱的。
上次发饷银的时候,皇城各大贵族还没遭贼,应是那时的没花完。
侯元基应该是想着能拖一天是一天。
但上次发的饷银,最多还剩五个月,还是在原地驻扎的情况下。
开拔出征,最多就只能支撑半个月。
看吧,最多半个月以后,侯元基必定露出真面目。
这么大的好处,他一个彻头彻尾的纨绔,怎么可能不动心?
这一说法,引起了极大的认可。
也是。
比起距离皇城较近的这些富裕的城池,哪有欺负普通人来得轻松。
然而,半个月过去。
一个月过去。
四十万大军,别说是进城了,连个小村子都没进过。
他到底想干什么?
都一个月过去了,四十万大军,也该没饭吃了吧?
就在这个时候,又有消息传来。
大军最新路过的村子,去年遭了水患,还闹过饥荒。
百姓食不果腹。
四十万大军照例没有进村,却派人在村口喊了话。
那些等着侯元基发难的人,像是找到了突破口:看吧,我就知道,这小子欺软怕硬,之前肯定是没找到合适的下手对象。
可惜,后续的消息,很快打了他们的脸。
侯元基派人去村中喊话,不是去要粮食的,反而是去送粮食的。
他们不知从哪里弄来了新鲜的米面,往村里送去了好大一堆。
足够村中百姓好好生活两三个月,熬到庄稼收成下来。
所有人都看不懂了。
侯元基这是什么意思?
他们哪里来的这么多多余的粮食?
皇帝知道这个消息以后,大发雷霆:好好好,一个两个的,都瞒着朕藏得深是吧?
给朕传旨过去,查明粮食来源。若说不清楚,朕要定他们的罪。
齐宣侯是这样,侯元基也就这样。
真是好样的。
很快,传信有了回复。
陛下,据侯将军所说,他们是卖了侯府、侯家祖宅,甚至所有的传家宝,才凑够了买粮食的银子。
第395章 又出现神迹了
什么?
-->>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